昆池劫

昆池劫

作者:蒼梧賓白

穿越重生29 萬字 全本

最新章節:第82章 三生(正文完)22天前

關鍵字: 評價  一生  存在  公主  普遍認為  世人 

文案:正文完,番外不定時掉落。

被禁軍圍困山寺時,聞禪回顧自己的前半生,三十年來斗權相,誅奸佞,百官俯首,權傾朝野,堪稱傳奇一生,雖然在最後一戰落敗,但一切盡在掌握之中,於是慨然赴死,沒有給身後留下半個字。

然而自我評價與現實評價之間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鴻溝。世人普遍認為持明公主鐵腕專斷,把持朝政,拉攏文武官員,打壓其他皇子,婚姻強取豪奪,事業功虧一簣,一生短暫如煙花,實在令人嘆惋。

重生的聞禪看着上輩子強取豪奪的主要受害者:“我覺得這個評價多少帶點私人恩怨……要麼這輩子放過你吧。”

同樣重生的前夫猶如一朵霜打的小白花,幽怨卻實在美麗,明眸含水,楚楚可憐地問:“你本來沒打算放過我嗎?那昨天我為什麼沒有接到賜婚的消息?”

重生體驗卡已激活的公主ד強取豪奪”服務已續費的駙馬

【本文擬於5月23日入v,防盜50%,感謝大家支持正版。】

【注意事項】

年上HE,劇情和感情對半開,權謀含金量不足1%,非女強甜爽文,人物存在時代局限性。

作者不排雷,需要排雷的可以在評論區互助,請勿要求作者劇透,除極特殊情況外作者不刪評,請大家合理利用及維護評論區,不要打架。

古代架空,架的很空,不必考據,都是錯的。如有常識性錯誤歡迎指正。

內容標籤:宮廷侯爵情有獨鍾重生正劇

聞禪裴如凇

一句話簡介:結髮夫妻最牢靠,婚姻還是原配好

立意: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、奮進者、搏擊者

---------

翌日早朝,持明公主向朝臣宣布了越王叛亂的消息,並依照皇帝最後留下的口諭,遣禁軍當場收係數十名官員,以雷霆手段迅速掃清了越王派系的餘黨。大殿轉眼間空了一半,空氣沉鬱得幾乎凝固,還站在殿中的官員人人自危,恨不得把自己疊成三折縮進地縫裡,暗自祈禱公主千萬別…

《昆池劫》最新章節免費閱讀

第82章 三生(正文完)

翌日早朝, 持明公主向朝臣宣布了越王叛亂的消息,並依照皇帝最後留下的口諭,遣禁軍當場收係數十名官員, 以雷霆手段迅速掃清了越王派系的餘黨。

大殿轉眼間空了一半, 空氣沉鬱得幾乎凝固, 還站在殿中的官員人人自危, 恨不得把自己疊成三折縮進地縫裡,暗自祈禱公主千萬別想起那堆請立太子的奏摺——萬一她殺心大起,對照那個挨個兒抓人的話, 朝堂上只怕沒幾個人能倖免。

聞禪率先發難,把立場天然與她相對的越王一系全部踢出局外, 餘下的人里要麼勢力不足以與她相抗衡,要麼是識時務的聰明人。朝中出了這麼大的亂子, 皇帝卻仍然不露面,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想得到皇帝八成已經支撐不住了。如今內宮外朝都在持明公主的掌控之下,她距龍椅只有一步之遙, 只要她想, 隨時可以改天換日。

三位宰相已去其二, 中書省是源叔夜的一言堂, 這回差不多全被一鍋端了;門下省從前是蘇利貞的地盤,後來由戴應寧執掌,勉強剩下一半人, 大多數還心向前太子聞理;唯有尚書省保存得比較完整。一來長官裴鸞與公主是一家人, 利益密不可分, 二來這幾年公主着意提拔的人大部分都塞進了六部, 因此這時只有裴鸞敢站出來說話:“殿下容稟,如今越王謀反, 二相伏誅,朝臣坐罪者無數,又逢陛下抱病,儲位空懸,情勢危殆前所未有,若不早定名分,重振朝綱,恐致天下動蕩,人情不安,還請殿下儘快決斷。”

聞禪正要說話,程玄忽然從殿後快步走出,看樣子是有不得不報的緊急情形,顧不得朝臣在場,湊到她耳邊低聲稟告:“殿下,方才陛下醒轉過來,半邊身子不能動彈,但神智還清醒,命宮人召蘇賢妃覲見,被梁絳暗中攔下了,叫他義子過來給殿下報信。”

眾臣聽不見傳話的內容,卻眼睜睜地看着持明公主的臉色由平靜轉為訝異,旋即釋然,最後竟然“嗤”地一聲笑了出來,彷彿聽到了十分荒謬的笑話。

“父皇這個人啊。”聞禪自言自語地感嘆了一句,轉頭對朝臣道:“陛下抱病多日,先前一直攔着諸公不讓覲見,是怕擾了他老人家的清靜。方才內侍來報,說陛下清醒了,趁着他現在精神尚好,請幾位大臣隨我入內面聖,聽聽陛下還有什麼要託付的吧。”

這話說得簡直是圖窮匕見,眾臣心中一陣悚然。聞禪點了尚書僕射裴鸞、御史大夫傅映玉、刑部尚書何攸、大理寺正韓儼四人同往含嘉殿,入內時皇帝正在宮女服侍下喝葯。他看見聞禪轉過屏風,立刻心虛地向後一躲,然而中風後四肢麻痹不能動彈,他的躲閃也不過是腦袋稍微一偏,瓷勺被碰歪,一道棕褐色的葯汁順着下巴淌到了胸口。

短短一個月,皇帝已經病得老態叢生,幾乎與從前判若兩人。幾位大臣震驚得差點忘了拜見,裴鸞快步走向床榻,跪倒在榻前,悲聲道:“臣等萬分駑鈍,還以為陛下只是風寒卧病,竟未料到天顏憔悴至斯!都是老臣無用,不能為君分憂……”

他這一番聲淚俱下的陳情倒把皇帝唬住了,含糊地說了幾個字,裴鸞沒聽清,聞禪喚人道:“來人,扶裴相起來,給各位賜座。”

內侍給四位大臣搬了座,少頃副統領陳殷也到了,數人圍坐在御榻前。皇帝心覺不妙,只是舌根僵硬,說話十分費力:“這是,做,什麼?”

聞禪開門見山道:“聽說父皇醒來第一件事是召見賢妃,兒臣想着陛下或許有大事託付,與其交予後妃,不如當著大臣的面說清楚,以防日後平白生疑。”

她的語氣十分端莊凜然,毫無威脅之意,皇帝見事迹已敗露,索性也不再遮掩,斷斷續續地艱難吐字:“朕,要見,趙王……復其,太子,之位……你與眾臣,輔政……”

“父皇,”聞禪溫聲打斷了他,“現在已經沒有太子了,兒臣也不想做下一個城陽長公主。”

皇帝咬牙問:“你要,幹什麼?”

聞禪神態依然溫和恭敬,不疾不徐地說:“陛下拿着個縹緲的太子之位當餌,總想釣一條大魚上來,可釣上來哪一條您都不滿意。事到如今,您還想再用這招釣一條魚,可是不會再有任何魚會上鉤了。”

“比起拚命地追逐魚餌,還是做釣魚的人更有趣,您覺得呢?”

皇帝全身都在顫抖,可是半邊身體沉重得如同巨石,無法挪動分毫,他只能用左手恨恨地捶床,仇恨地瞪着聞禪,沙啞着嗓子發出含糊不清的嘶吼。

裴鸞眼珠一轉,擡袖拭了拭並不存在的眼淚,溫聲勸慰道:“陛下,公主誅滅越王叛黨,有大功於社稷,且自參預朝政以來,處事周全,屢有奇謀,朝野上下莫不敬服。天命所歸,人心所向,順受其正,臣懇請陛下傳位於公主,以順天下之心、四海之望。”

傅映玉、何攸等四人皆隨之起身,一齊道:“請陛下傳位於公主。”

...

繼續閱讀

相關推薦: